mg游戏官网

图片
牢记谆谆嘱托 凝聚奋进力量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气象新篇章
时间:2024-02-22 06:58 来源:新华日报 字体:[ ]

江苏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平台被评为2023年“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图为2023年9月19日,江苏气象部门严密监测多地龙卷等强对流天气。

江海奔涌,潮起东方。

2020年12月,江苏mg游戏官网:、中国气象局召开省部合作第四次联席会议,共同推进江苏气象高质量发展。三年多来,江苏省气象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在省委mg游戏官网:和中国气象局的领导下,上下同心、凝心聚力,全力服务保障“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气象新篇章。

谋长远 高位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

“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气象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全省气象部门发扬优良传统、锻造过硬本领,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上下更大功夫,推动全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再立新功。”2023年8月2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许昆林、省委秘书长储永宏、副省长夏心旻一行专程赴江苏气象中心调研,对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全省气象部门干部职工备受鼓舞。

省委mg游戏官网:和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江苏气象工作,历任省委mg游戏官网:和中国气象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均对江苏气象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新一届省局党组先后多次向省委mg游戏官网:、中国气象局主要领导汇报工作,争取关心支持。

2021年,江苏mg游戏官网:、中国气象局明确江苏省气象局开展以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为重点的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先行试点省建设。双方联合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气象灾害预警与信息服务纳入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2年,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后不久,江苏mg游戏官网:就召开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推动贯彻落实。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迅速由纸面落实到行动,13个设区市政府分别以召开会议、调研指导等多种形式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全省所有设区市和县(市、区)全部落实了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和意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有序推进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2023年6月以来,省局党组高站位、强合作、早行动,各相关部门配合更加紧密,持续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合作,建立与87个厅局级单位对口联系清单。省局大力推进“十四五”四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其中,气象灾害防治工程、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气象保障(江苏)工程已获批实施。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气象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江苏省“十四五”气象发展规划重点工程的通知》,一揽子确定建设资金投资渠道。“十四五”气象重点工程中央和省市县已落实投资金额较“十三五”同期增长61%。经“十四五”中期评估,17项指标全部达到预期,其中5项快于预期。

中国气象局党组部署推动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后,省局党组第一时间,以第一行动科学谋划江苏气象新图景,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融入“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大局,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逐一听取省局各单位以及相关市县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全面了解情况,按照“定3年、谋8年、展望13年”的工作思路,梯次递进确定江苏气象高质量发展任务目标和工作举措,以清单制落实《纲要》、质量提升年等年度重点任务。

江苏气象人一步一个脚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昂首奋进。“我们要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按照省部合作第五次联席会议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科学识变、预判风险、抢抓机遇的主动性,进一步提振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的精气神,进一步锻造全面履职、依法管理、担当作为的硬功夫,不断提升新高度、描绘新图景、展现新风貌。”江苏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晶说。

守安全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3年9月19日,江苏两地发生龙卷,多地强对流。省气象台预报员顾荣直回忆,当日全省早间会商针对此次暴雨和强对流过程进行了重点分析,预判19日的天气形势。全省各级气象部门严密坚守。17时20分,预报员明确指出宿迁等地将出现EF1级龙卷风。19时40分,阜宁县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橙色预警信号。19时55分,省气象台再次明确阜宁将出现8—10级雷暴大风和EF1级龙卷。市县气象局各级负责人通过电话、微信、安全生产工作群等多种方式对地方党政领导开展叫应,提醒防范。在这样的持续紧盯下,一直到20日凌晨3时,随着对流减弱,值班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江苏,地势平坦,湖泊交错,南北气候交接,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近年来,江苏气象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加强江苏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示范体系建设,把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为气象部门重大的责任。

2023年12月中旬,大范围寒潮天气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江苏自北向南逐步出现雨转雪或雨夹雪天气。江苏气象部门“闻雪而动”,第一时间发布《重要天气报告》,每日滚动发布寒潮天气风险预估产品,与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寒潮天气专题会商,做好面向交通、农业、能源、公众等的气象服务。省市县三级共发布各地预警信息193条,12379渠道短信预警信息覆盖各级应急责任人。“在接到气象预警信息后,江苏高速系统随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单位将融雪剂、编织袋等应急物资提前摆放至收费站、服务区、互通匝道、重要桥梁等关键部位,确保即调即用。”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24年春运期间,江苏再次经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江苏气象部门提前加强天气研判,做好天气过程预报预警递进式服务,为春运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经过不懈的努力,江苏气象灾害风险防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江苏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持续稳定在万分之一以下。江苏聚焦强对流高发区和大城市加密布设局地雷达观测网;不断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雷雨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预报产品时空分辨率提升到6分钟、1公里,在全国率先开展0—24小时龙卷潜势预报,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间提前量达46.3分钟,预警准确率达80.3%,江苏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技术被评为2023年“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显著增强,采用预警短信绿色专用通道,发布速率全国最高,预警短信3小时全省省内外用户(约1亿人次)全覆盖,接入全省12万个应急广播终端和海上北斗渠道,气象预警可覆盖1.5万个行政村、3800余艘渔船。

2023年12月7日,由中国气象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共同主办的全国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现场交流会在江苏徐州召开。

助发展 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

2023年12月7日,由中国气象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共同主办的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现场交流会在江苏徐州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气象、公安、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汇聚一堂,共同交流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工作经验。

如此高规格的一场会议,为何会选在徐州召开?吸引大家的,是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的“江苏方案”与“徐州样板”。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黄亮介绍,瞄准在恶劣天气引发交通事故中占比超过90%的道路结冰与大雾天气,江苏气象部门研发三项技术——以基于热谱地图的连续路温反演技术精确捕捉公路“暗冰”,以基于机器学习的雾天图像智能识别技术毫秒级识别团雾,以基于车载设备的移动天气识别技术填补观测空白。

“强降水即将出现,徐州交警支队在G2513淮徐段发布限速60公里/小时并禁止重载大型货车、三超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过的交管限令。”在2023年夏季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徐州交警五大队队长陈磊发出了这样的指令。

基于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交警部门快速响应,采取有效的管制措施,保障了行车安全。而这次的“实战”,只是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工作中气象、公安、交警等部门密切沟通合作的一段缩影。

在此基础上,江苏气象与公安、交通部门深度合作,构建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一路多方”工作闭环。2023年全国优化提升路段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50%。

江苏充分发挥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用,加强联合科研攻关,研发交通气象观测技术,参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交通气象野外科学观测等,江苏交通气象关键技术团队入选中国气象局首批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融入,是《纲要》强调的关键词,也是近年来江苏气象事业拓展服务领域的主旋律。从农业生产到交通物流,从能源保供到海上风电,处处可见气象服务的身影。

2022年9月,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232户蟹农共计116.9万元的赔付款全额到账。彼时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触发了该区1.1万余户蟹农的高温“螃蟹险”理赔条件,赔付款总额达3600余万元。近年来,面向乡村振兴,江苏气象部门围绕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需求,加强大宗作物和特色农产品全生命周期气象服务。

江苏海上风电发展迅猛,累计装机容量占全国46.5%。在如此大体量的风电集群面前,台风袭来时应该“开机多发电”还是“关机保平安”,效益差距不容小觑。

破解这道“必答题”,江苏气象部门着力研发海上风电气象服务系统,服务贯穿风电场选址、天气窗口期预报、风功率预测和人船管理全流程,每年保障有效发电量超过9亿千瓦时。近年来“烟花”“梅花”台风以及冬季冷空气大风天气过程影响期间,通过实时跟踪、精准预报,相关海上风电场实现满负荷发电,争取到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添绿意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

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区的江苏,人口密度大,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开发强度高,人均环境容量小。生态环境的点滴变化,都将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生态质量社会关注度极高。

服务美丽江苏建设,是江苏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责,据此建成湖泊湿地水环境、大气环境、碳中和、区域生态监测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6大业务服务体系,为美丽江苏建设增色添彩。

2021年,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江苏分中心成立,开展江苏二氧化碳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工作,为碳源汇管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提供数据支撑。持续加强金坛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围绕长三角城市群区域本底大气环境特征及变化规律、大气边界层变化规律、温室气体通量特征三大方向开展研究。开展江苏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研究,提升大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产品的精度和时效。瞄准省内关键湖泊水体,充分发挥气象卫星遥感作用,构建了太湖水环境空天地一体化综合观测网,业务化推进重点湖泊水体遥感监测应用;打造太湖水环境气象服务综合平台,集成监测预警和评估服务等系列产品。

添绿意、增动能,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必不可少。2021年,省气象局、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江苏省重大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明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重大建设项目,规范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目前,全省已完成90个开发区的区域评估,为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在万里长江流经江苏“第一站”——南京浦口,绿色成为这里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2021年12月,浦口以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近3000个/立方厘米的过硬条件获评“中国天然氧吧”。更为难得的是,浦口距离南京主城区仅不到1小时车程,以“都市后花园”的独特定位,赢得了得天独厚的绿色经济发展机遇:获评“中国天然氧吧”以来,浦口旅游人次、旅游收入稳定增长。

近年来,全省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避暑旅游目的地”等生态品牌创建工作,深入挖掘气候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推动生态气候资源优势持续转化为绿色经济优势。

江苏提升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图为2023年建成的苏州昆山X波段天气雷达。

向未来 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提升

创新,在江苏有着由来已久的良好氛围。

作为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江苏创新资源密集、创新活动活跃、创新成果丰硕。江苏气象部门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

“为中国气象局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了新途径,提供了示范;为地方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2023年10月,由多位院士领衔、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和相关高校领导、专家组成的评估组对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三年建设期进行了全面评估,给予高度肯定。“能出‘阳春白雪’的高水平成果,能开发‘下里巴人’的基础储备。”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刘端阳这样阐释研究院的愿景。在这里,为了让高大上的技术真正落地,研究院实行扁平化管理,直接建立5支科研团队和一个综合办公室,实行首席负责制。让科研人员免去行政事务烦扰,全身心投入到既定的科研方向上。

通过努力,研究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针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构建了概念模型,揭示了热带气旋登陆前后强度变化的长期趋势,探寻了浓雾天气发生机理,研究了江苏台前龙卷基本特征……

不仅是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江苏省气象局持续加强谈哲敏院士工作站、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实验室、交通气象野外综合试验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江苏气象科技创新始终紧盯业务需求,紧密结合江苏需求,聚焦区域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和交通气象等领域开展研究,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赛马制”,连续两年作为中国气象局“揭榜挂帅”试点单位共发布6项榜单。2023年,制定实施《江苏气象科技研发目录(2023—2030)》,定3年,谋8年,着力优化科技研发资源配置,科学谋划大力推进江苏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

江苏省气象局不断加强局校合作、局企合作以及部门协作,持续与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锡学院等高校、研究所和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与交流,凝聚气象科教资源优势,汇聚气象科技创新力量。

得益于此,近三年,江苏省局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54个,其中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2项,包括优青和海外优青项目各1项,62名气象工作者入选中国气象局和省级人才工程计划,江苏气象科技人才影响力不断提升。

江苏气象部门将切实把气象高质量发展“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以实物工作量为标准,大力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美丽画卷上,书写江苏气象新图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